不同耕作管理方式下农田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传银[1] 宋永斌[1] 高雁茹 郑宁 

机构地区:[1]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连云港222300 [2]东海县花卉研究推广站,江苏连云港222300

出  处:《南方农业》2020年第23期219-220,224,共3页South China Agriculture

摘  要:利用Tiessen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管理方式(有机和常规)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管理和常规管理中,稳定态磷是土壤磷的主体,其含量占有机和常规相应总磷的56.23%和59.07%;中等活性磷分别占总磷的27.02%和25.93%;活性磷含量最少,分别占总磷的16.74%和15.01%。各种磷形态含量都是有机耕作下大于常规耕作下含量。土壤残留态磷随有机管理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同时又受施肥、pH、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关 键 词:有机耕作 常规耕作 磷形态 Tiessen分级方法 

分 类 号:S157.1[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