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逸旻 Zhang Yimin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222-238,共17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妮·塞克斯顿和美国战后隐私书写研究”(16CWW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的诗歌诵读会作为新兴的文艺模式在美国蔚然成风,主张扬弃"新批评"旧传统的"新诗"诗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而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其对舞台语言的自觉追寻被学者视为诗歌表演研究的最佳个案。塞克斯顿对五十年代"新批评"统御下的诗歌表演模式具有辩证性的认知,以"新批评"贫弱的舞台表现力为鉴,一方面借助摇滚乐的启示,重新凸显诗歌的声音属性以使之成为唤起观众共情的有效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方法派"戏剧表演理论,在诗歌诵读时诉诸身体与道具等物体质感,使其表演现场不仅是分享个人主义情感话语的空间,进而也成为推广与形塑这一话语的场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