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帅 Shuai CHEN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 处:《佛学研究》2020年第1期71-82,共12页Buddhist Studies
基 金: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代因明对梵文原典的诠释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9CZJ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佛教哲学的论证模式及相关文本解读”(编号:5311180103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因明学之中,对论辩结果的判断并非单纯的逻辑问题,更涉及到实践方面的考量。本文以因明论证的真似判断标准为关注点,考察窥基《因明大疏》的相关说明,借此一窥汉传因明对因明论证中有效性问题的理解与阐发。《因明大疏》对真似判断标准的解释主要体现在其对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四者关系的辨析以及对相违决定等具体情况的判断应用中。根据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到,《因明大疏》的真似判断中存在形式与功能两种角度,共同构成其对论证有效性的阐释,形式上的正确无误是功能上起到论证效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只有同时满足两个角度要求的论证才可以被判断为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