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问题与进展  被引量:5

Problem and progress of the carbonate-hosted lead-zinc deposits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智龙[1] 金中国 唐永永[1] 周家喜 刘玲 HUANG Zhi-long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 [2]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贵州贵阳550005 [3]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矿物学报》2020年第4期341-345,共5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1812402;41430315)。

摘  要: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铅锌矿床,是铅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之一,这种类型铅锌矿床提供了全球约27%的Pb+Zn资源量[1],其主要特征是容矿岩石为碳酸盐岩[2-3]。因此,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和找矿是国际矿床学长期研究热点[4]。贵州是全球喀斯特最为发育地区之一[5],区内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点)形成的成矿区带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6],Pb、Zn也是贵州省重要的优势矿产和许多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4]。什么条件下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形成如此多的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点),备受关注[4]。为此,在NSFC-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我国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成矿理论及综合利用”(2019.01.01-2023.12.31,批准号:U1812402,首席科学家:胡瑞忠研究员)中设置课题“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与预测”(负责人:金中国研究员),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背景、过程和预测”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本专辑刊出20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本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 键 词:铅锌矿床 成矿理论 科学研究中心 矿床学 成矿区带 碳酸盐岩 成矿背景 容矿岩石 

分 类 号:P618.4[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