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公丕钰[1,2]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2]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参与传播视域下我国邻避冲突治理机制研究——以中广核核电项目为考察对象”阶段性成果,编号:GD17CXW02;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0年度课题“参与传播视域下我国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及其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20GZGJ56。
摘 要:作为一个理论范式,参与传播是在大众传播时代反思发展传播主导范式的过程中被提出的,至今仍然是国际传播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互联网时代,公众的数字媒体参与持续引发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参与传播的实践与理论内涵亦随之丰富。目前,国内对于参与传播理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发展主义层面,因此从基本概念入手对其进行探源式解读显得尤为重要。理解参与是对参与传播进行理论溯源的关键,而围绕公众主体性的激活,媒体近用、赋权、互动组成了逻辑关联的核心概念,权力、技术和身份则是理解参与传播的重要维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