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物流向和运输经济性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明明 李斐 胡严艺 张雅 

机构地区:[1]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爾公司咨询事业本部,重庆市401122

出  处:《钢铁技术》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Iron & Steel Technology

摘  要:中欧班列从最初的“渝新欧”发展至今,已构建了相对成熟的西出贸易流通的国际物流通道,显著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陆上贸易流程的互联互通,但同时市场定位不清、协调机制低效、班列全市场化运营等问题仍制约中欧班列的发展。需进一步结合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产业特征、贸易规律,基于铁运经济性的维度,进一步聚焦货源,聚焦产业,构建具有经济性的贸易物流大通道。本文从中国与欧洲、日韩与欧洲各国的贸易特征入手,分析贸易品类、货物流向、货物规模;基于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运输周期构建经济分析模型,测算符合铁路运输经济性的货物特征,以及国际贸易中具备铁路运输经济性的货物总量规模,进而指导中欧班列实现更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效发展。

关 键 词:中欧班列 货物流向 经济分析模型 高质量发展 措施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