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塘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Batang geothermal field in Sichu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佳怡 张薇[1] 张汉雄 屈泽伟[2] 李曼[1] 岳高凡[1] Jiayi Zhao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成都610072

出  处:《地热能》2020年第4期16-23,共8页Geothermal Ener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249);中国地质科学院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JYYWF20181101)。

摘  要:地下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揭示深部地热过程,以川西巴塘地区为例,该区域地热资源丰富,但当前研究程度较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查明川西地区的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揭示热循环机理,定量评估研究区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热循环深度等,利用巴塘热坑和巴塘热水塘两处地热田共20组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分析,进行定量计算,并分析巴塘地区地下热水的演化过程。结呆表明,巴塘地区地下热水主要为HCO-Na型;水中Sr^2+、Li^+和F^-与Cl^-的相关性不佳;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冷水混人比例为64%~68%,未混人冷水时深部热储温度为218~229℃,热储循环深度4546.32~4777.89m;Na^+.HCO3^-.SiO2浓度在热水循环过程中变化相对较大。说明Sr^2+.Li^+和F^-只来自于水岩作用的矿物溶解,且该地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川西地区地热水于围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在完成一系列水化学作用及水岩作用后,升至地表,最终形成温泉水。通过对研究区热储特征进行以上分析,为川西巴塘地区今后地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川西整体区域地热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对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 键 词: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硅-烩模型 热储温度 

分 类 号:P31[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