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 [2]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63 [3]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20年第10期1589-1594,共6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313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No.8182010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70029);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项目(No.ZDRCA2016018);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领军人才)(No.BRA2019078);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研发专项(No.BE2015651)。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增高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据统计,目前慢阻肺占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预计至2020年将跃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病,缘于气道和肺实质多重病变。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慢阻肺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肺功能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单独一个指标不能够反映疾病的严重和复杂程度,且FEV 1不能作为区分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理想指标[2]。虽然慢阻肺的负担日益得到重视,但患病率和病程经过均未得到显著改善,这部分归咎于慢阻肺患者漠视病情,往往就诊时慢阻肺症状已较为凸显。而且,慢阻肺存在较多潜在的表型,亟需对表型量化,并研发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医学[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