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淦伟强[1] 高志良[1] Gan Weiqiang;Gao Zhilia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0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第8期543-546,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302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2701)。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慢性HBV感染可进展为各种类型终末期肝病,包括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等。据估计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2.4亿,每年约超过88.7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1-2]。2018年全球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综合分析数据显示,我国HBV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6.1%[3],据此推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有8600万,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201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CHB功能性治愈(临床治愈)的概念,即停止治疗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伴ALT恢复正常和肝脏组织学改善。该指南中明确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对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CHB的临床治愈[4]。随后世界主要的肝病学会包括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欧洲肝病学会(EASL),陆续确认了临床治愈的概念[5]。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于2019年11月发布了乙肝治愈的相关策略文件[6]。追求CHB的临床治愈已成为肝病专家共同的治疗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