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伟[1] 任浩堂 阮冰[1] Shen Wei;Ren Haotang;Ruan Bi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杭州310003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第8期557-560,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17ZX10105-001);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3CB531401);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2005DKA21300)。
摘 要: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内血管增殖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1]。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和代谢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营养障碍和寄生虫感染等。在我国HBV感染仍是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是引起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和肝病相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