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本华 Yang Benhua
出 处:《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4期28-38,共11页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33)阶段成果。
摘 要:日本学者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考察得出,历史上的儒教、道教、佛教都被称为教的说法大致开始于北魏寇谦之与刘宋顾欢的时代,这是其《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王皓月译,齐鲁书社,2014年)新范式道教史下的道教定义所决定的。三教关系所说的三教是广义儒佛道三教交涉而形成的包含儒家、道家、道教、玄学、佛教五方面及其交叉形成的复杂关系。魏晋南北朝佛教已传入中国,道教、玄学盛行,这一时期是三教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展开三教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经考察,中日学界关注魏晋南北朝三教关系大约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故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为范围,并以“文革”与21世纪开端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综述20世纪以来中日魏晋南北朝三教关系研究进展,以展现其时代特点与发展轨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