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经》“病在脉,调之血”论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秀睿 王凤荣[1]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17期2919-29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五脏出发,基于《内经》“病在脉,调之血”理论阐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探讨由于神志、饮食、居处调摄失司导致脏腑气虚,进而影响脏腑调控膏脂代谢、津液代谢及血的生成和运行环节,从而产生的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痰瘀毒邪蕴蓄于血,久而侵蚀脉管,最终脉管受损,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并为临床早期干预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未病先防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 内经 脏象学说 血脉病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5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