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慧敏 Zhou Huimin
出 处:《学术交流》2020年第8期173-181,共9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17ZDA257);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明末清初文人治史笔记研究”(17ZWB113);黑龙江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王世懋研究”(YJSCX2019-007HLJU)。
摘 要:王忬是明代嘉靖朝重臣,因嘉靖三十八年滦河之失被劾而死。对于王忬之死,明清史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与严嵩结怨所致,然究其缘由却失之简单、片面。事实上,王、严两家确有嫌隙,但其交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严嵩最终置王忬于死地,也是诸多因素合力所致。王忬遭难身死引发了巨大的文学效应,王世贞、王世懋等人诗中均有反映。在“影射”传统与“尚实”审美观念支配下,学界对《鸣凤记》《金瓶梅》的作者及内容给予了极大关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关于《金瓶梅》作者的论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