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年第9期89-91,共3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860763)。
摘 要: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功能损伤疾病,疾病的进展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属于一种视神经变异性疾病[1]。视神经损害发病机制主要是机械学说和缺血学说,考虑该疾病与视神经细胞凋亡及轴突变性有关,其原因可能是兴奋性谷氨酸、自由基及氧化氮增加,生长因子损耗或自身免疫性攻击等继发性损害因素。疾病主要由环境及遗传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为病毒、寄生虫及药物等对胎儿造成的影响,占90%以上[2,3];遗传因素约占10%,与同系家族及近亲结婚有关,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4]。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患者出现视野缺陷及视力水平下降,视神经萎缩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5]。为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使其终生保持有效视力,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十分重要。对青光眼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可从源头上对其进行防治,提高治疗效果。近几年,研究者从分子遗传学方面进行研究,发现CYP1B1基因与青光眼的发病存在关联[6],现对两者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青光眼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