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冲
出 处:《今古文创》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摘 要:《燕丹子》成功塑造了荆轲这一经典艺术形象,而个性化语言的表现是荆轲形象塑造得以成功的关键。荆轲个性化语言中,以“好手琴者”一语最为关键,因为它埋下了三条隐线:一是荆轲“不解音”而被秦王“乞听琴声而死”所骗、致使刺秦失败;二是此语出现的场景乃太子丹为樊於期所设的酒会上,荆轲与会,故樊於期是文中第一次出现在荆轲的视线之内,“好手”或为荆轲赞樊於期之首;三是从太子丹对“好手琴者”的第一反应,可见出君臣之间并不默契。这三条隐线均与刺秦相关,从而不难窥知“好手琴者”一语的惊心动魄之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