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0期86-97,共12页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的共振效应及其智能监控研究”(71903097);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金融资产价格极端波动的共振机理及其风险防范研究”(BK201907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股票市场重大风险的生成机理、甄别与治理研究——基于市场流动性供需失衡视角”(18YJC79022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基于“沪港通”交易机制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依据“沪股通”标的股票资金交易活跃程度构建实验组和控制组,运用分位数DID方法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视角研究“沪港通”对上证A股股票流动性的非对称动态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沪港通”降低了上证A股股票的流动性,且影响效应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具有明显差异。此外,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沪港通”交易机制的开通对流动性强的股票影响更为迅速,但对流动性弱的股票影响具有迟滞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沪港通”实施对股市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还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效应分析的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