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公心:唐烜所见新政受挫之原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之杨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史评论》2020年第1期123-136,共14页Legal History Review

摘  要:晚清刑官唐烜指出,新政效果不彰之原因在于人无公心,以至于官员无法将才能发挥于正道,而专事夤缘攀附与意气之争,即便如沈家本、董康等改革先锋也概莫能外,从而虚耗了改革的动力。唐烜的看法源于儒家义理,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治人,无治法”是晚清部分刑官的思想共识,他们在立新和改旧两个层面上,始终关注人心对法政运行实况的决定性作用。可惜的是,这种看法在当时只是保守且微弱的声音。

关 键 词:晚清新政 刑官 唐烜 

分 类 号:D929[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