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隐喻——《玛丽·巴顿》的工业主义批判与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小芳[1] 

机构地区:[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朱熹文旅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130-133,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2018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8256)。

摘  要:“火”有“破坏”、“愤怒”、“激情”、“变革”、“光明”等多重含义。在《玛丽·巴顿》中,盖斯凯尔夫人借此隐喻了自然环境破坏之“火”、技术革新之“火”、阶级关系对立之“火”、社会心态怨恨之“火”、爱情的激情之“火”。这些意象与意蕴折射出作者对“机械时代”的问题与征兆的深邃把握,尤其是对早期西方工业主义文化与政治经济学的深沉忧思与批判。

关 键 词:盖斯凯尔 工业主义  批判与反思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