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原位杂交草莓属野生种45S rDNA位点分析  

Investigating 45S rDNA Sites of Wild Fragaria Species wit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翁天均 汪卫星[2] 梁国鲁[2] WENG Tianjun;WANG Weixing;LIANG Guolu

机构地区:[1]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99 [2]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

出  处:《中国南方果树》2020年第5期92-98,102,共8页South China Fruits

摘  要:草莓属植物(n=7)的分类、进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分子细胞遗传学证据较少。以来自国内外的15个种(8个二倍体种、4个四倍体种、1个五倍体种、1个六倍体种、1个八倍体种)不同品种或类型的48份种质为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所有材料中期染色体上的45S rDNA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5S rDNA位点数量与倍性相同,主要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和中部;不同材料中,45S rDNA拷贝数与位置存在差异。根据45S rDNA位点位置和拷贝数推断,参试的部分二倍体及大多数多倍体(除四倍体蝦夷草莓外)草莓为杂种起源。上述结果可为草莓属植物的分类、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草莓属 二倍体 多倍体 45S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分 类 号:S688.4[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