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意义:民国设计批评家天虚我生带来的启示  被引量:1

The Meaning of“Identity”:Inspiration from Design Critic TIANXUWOSHENG in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厚石[1] Huang Houshi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出  处:《中国艺术》2020年第4期12-19,共8页Chinese Art

摘  要:天虚我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实业家、文学家和批评家陈蝶仙的一个笔名,这个笔名意味着他在家庭工业社和鸳鸯蝴蝶派之外的另一幅面孔和身份——设计批评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天虚我生通过撰写大量与日常生活和工业制造相关的批评文章,在当时声势浩大的国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批评写作体现出其身份的重要性:实业家、文学家、批评家和杂志主编等不同身份的合体,使其批评不仅源于市场,更是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个似乎非常具有偶然性的身份,恰恰反映了设计批评本身的特殊性,即设计批评并非如美术批评一样是某种固定的学术阶层的产物,相反,它源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自发性互动,并最终由身份适合的人(往往并非职业化的学者)来进行创造。

关 键 词:天虚我生 民国设计批评 身份 机联会刊 家庭工业社 

分 类 号:J505[艺术—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