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 处:《新闻知识》2020年第7期34-42,共9页News Research
摘 要:本文以贵阳市某街道的10名"背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并从《贵州都市报》中有关"背篼"报道的三种媒介框架(弱势者框架、尽职者框架、越轨者框架)中选取典型报道,探讨城市弱势群体如何解读大众媒体建构的"背篼"形象。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对"弱势者框架"与"尽职者框架"两种框架报道所塑造的媒介形象表示认同,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进行意义补充;而关于"越轨者框架"的报道,在"背篼"看来则是一种颠覆性的意义解构和重构。"背篼"群体不仅是媒介镜像中的"他者",在现实中也陷入作为城市边缘群体和远离故乡不在场"他者"身份的双重困境。对此,笔者提出应通过同时赋能与赋权来改善和解决这一现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