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出 处:《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年第62期72-73,共2页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项目号:17B240);邵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号:2017GX05)。
摘 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孵育细胞0~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培育上清中的MUC5AC分泌水平,检测培育上清中的MUC5AC分泌水平,p38的磷酸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20μmol/L)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处理,观察其在介导MUC5AC分泌中的作用。结果与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处理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水平比较,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处理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水平更高,且浓度越高,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水平越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100μg/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刺激鼻黏膜上皮细胞30 min后,即可测出p38磷酸化,且时间越久,浓度越高,60 min后到达峰值,细胞内总p38水平无显著变化,磷酸化p38及总p38比值,处理30 min及60 min与未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处理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比较差异显著,且时间越长,比值越高(P<0.05);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采用1、10及20μmol/L 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半小时后,分泌MUC5AC水平显著低于而未经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的细胞分泌MUC5AC水平,且浓度越高,分泌量越少(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通过p38促使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
关 键 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人鼻黏膜上皮细胞 黏蛋白MUC5AC 作用 机制
分 类 号:R765.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