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封磊 FENG lei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历史学院,716000
出 处:《史林》2020年第4期127-137,221,共12页Historical Review
基 金: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BK2019-39);延安市科技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15);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协同创新项目:20JY066)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中国选择、规划标准时区的权力与实施境况,不仅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状况密切关联,并映射政治进程的重大变化,还与时间的全球化密不可分。从清末由西人在攫取了中国部分主权后代劳的海关时,到民国自觉建构但因受强权政治、日本侵略与地方军政势力顽抗而有限实施的五时区制,再到新中国在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与国家自主后自动、自愿、自发实施的北京时间,近代中国标准时区的嬗替历程,既是时间全球化的体现,也是国家化的结果,还是近代中国时间的社会文化剧变的体现。The modern China's selection of time zone was closely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but also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time.Customs Time,for example,reflected the late Qing's broken sovereignty;the Five Time Zones mirrored the Republican China's helplessness in face of the imperialistic powers and separatist warlords;and Beijing Time voice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proud,full independence.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