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8期165-170,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编号:CX20192026)。
摘 要:石漠化地区人工林培育与经营技术是当今林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青坪国有林场的35年南酸枣、40年台湾杉及40年香椿3个树种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标准地展开系统调查研究,对标准地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其生长规律,推算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南酸枣、台湾杉、香椿单木胸径、树高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3个树种的林分生产量以乔木层占比最大,乔木层林分生产力从大到小排列为南酸枣(51.94 t/hm 2)>香椿(49.48 t/hm 2)>台湾杉(49.33 t/hm 2),3个树种各器官的生产力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通过对这3个树种生长过程的量化研究,对各树种生长的速生期及数量成熟期有所了解,可为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湘西喀斯特地区南酸枣、台湾杉及香椿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喀斯特地区人工林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