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柏文喜[1] 曹红十[2] 王冰[3] 张宇[4] 杨华[5]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科,吉林长春130021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吉林长春130021 [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5]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综合口腔治疗科,吉林长春130021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第20期4474-447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成为政府及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门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许多器官和系统逐渐退化〔2〕,研究显示〔3〕,从40岁开始肌力以每10年5%的速度退化,65岁以后下肢肌力每年下降1%~2%。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与活动能力和姿势稳定性密切相关,下肢肌肉力量对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肌肉力量薄弱导致人体姿势不稳,增加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系数〔2,4〕。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减少老年人因下肢肌力减退而发生跌倒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的发生,临床研究人员常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如何评价训练方案干预后的结局,这就需要下肢肌力测量工具来判定其所选择的训练方法是否奏效〔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