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梅颜[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 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第18期7-7,共1页China Medical News
摘 要:近年来,精神压力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上不乏因情绪激动诱发心源性猝死的例子,心血管医生也关注到节假日以及重大事件发生期间,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这与该期间缺乏休息、忙碌、处于高度精神压力中有着重要联系;地震、洪水到来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也大大提高,均提示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压力密切相关.研究证实,精神压力对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其发生机制与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ental stress induces myocardial ischemia,MSIMI)密切相关.对于既往拥有心脏疾病发病史的人群来说,精神压力是导致心脏病复发或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美国心脏病学会2020年科学年会公布的一项研究,通过对306例小于61岁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随访发现,出现MSIMI的患者较没有出现的患者心脏疾病的复发率和因心脏疾病而导致的病死率高两倍.
关 键 词:美国心脏病学会 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 心源性死亡 发病史 ISCHEMIA 心肌缺血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