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瑞贤 梁晓冬 邓婕[1] 刘焕颜 熊绮颖 徐晓[1] 张锡宝[1] Ye Ruixian;Liang Xiaodong;Deng Jie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年第5期497-50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史上被称作“第三个里程碑”,其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维甲酸类药物分为3代,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与维甲酸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目前口服维甲酸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痤疮、皮肤T淋巴瘤、光老化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等。系统性应用维甲酸药物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最严重为致畸性及胚胎毒性,最常见为皮肤、黏膜干燥。
分 类 号:R75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