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医书中的养阴思想及后世流变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晓舒[1] 魏一苇[1] 谭玉美[2] 何清湖[1]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 [2]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出  处:《西部学刊》2020年第20期114-117,共4页Journal of Western

基  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湖湘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保存于挖掘研究”(201715);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课题“现代传播视野下的马王堆医学文化研究”(99820001-234);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马王堆养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WHJD2015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王堆出土的15种简帛医书中,可以找到中国养阴学说的源头。其体现养阴文化的“阴”字内涵分成三类:阴器、阴气、阴精。其养阴思想的意义在于:(一)天地之情,阴阳为正,食阴可以扶阳;(二)治生要“审夫阴阳”,阴早衰于阳;(三)阴病较重,预后不良;(四)损生者色也,长寿需懂“接阴”之道。其推崇的“养阴”的方法主要包括节欲保精、“待盈而常”,服食养阴、“饮食完朘”,导引养阴、“治气抟精”,七损八益养阴等。马王堆医书时代的养阴文化是在秦汉流行的房中术思想基础上建立的,随着汉代方药学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独特的养阴保津学术思想;晋唐时期有许多医论都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元代的滋阴降火、明清的热病存阴,使得养阴思想在流变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关 键 词:马王堆医书 养阴 秦汉房中术 后世流变 

分 类 号:R212[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