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加应[1,2] 董裕康 任亦频 黄佳[1,2] 杨秀林
机构地区:[1]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贵州贵阳550001 [2]国家突发中毒事件移动处置中心(贵州),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贵州医药》2020年第9期1369-1372,共4页Guizhou Medical Journal
摘 要:1贵州省毒蕈中毒概况自然界的毒蕈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毒蕈及毒素种类繁多,根据2014年《中国毒蘑菇名录》记载,目前怀疑有毒的种类多达435种[1]。贵州省是我国蕈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贵州省毒蘑菇资源的调查[2],贵州已知毒蘑菇种类140种,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2目,6科,6属;担子菌门5目,17科,52属,其中极毒、剧毒种类有20种,占总种类的14.3%。据我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毒蕈中毒是贵州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2004-2013年贵州省毒蕈中毒事件中,毒蕈中毒的病死率在1.20%-34.48%之间,平均为12.18%,高于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4]。2011-2016年我省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事件报告数排前三位的致病因素依次为:野生毒蕈、不明原因性因素和其他植物性因素,分别占总事件报告数的49.79%、16.46%和14.40%[5]。我省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中,我省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844起,发病2961人,死亡33人,占所有食源性疾病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5.53%(844/1520)、44.99%(2961/6581)和84.62%(33/39)。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