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朝
机构地区:[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血站,473000
出 处:《临床医学》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滤白红细胞制品的最佳成份分离时间。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血站60 U新鲜全血,分别留取滤前、滤后0 h、1 h、2 h、3 h、4 h、5 h血液标本进行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流变学试验。平均分60 U新鲜全血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六组,分别在滤过后0 h、1 h、2 h、3 h、4 h、5 h制备成份。在4℃冰箱中放置六组血液,1 d后检测游离红细胞、血红蛋白回收率。白细胞滤过前、滤过后0 h、1 h、2 h、3 h、4 h、5 h分别检测采集的新鲜全血的红细胞膜脆性、血流变学,对红细胞膜血流变学指标在经过滤器后的变化、4℃温度下保存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滤过的红细胞为六组,分别在滤过后0 h、1 h、2 h、3 h、4 h、5 h分离成份,对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回收率进行观察,获取红细胞制品在滤过后的最佳成份分离时间。结果全血经滤过器后3 h、4 h、5 h红细胞脆性、高切、刚性指数、变形指数显著高于滤前(P<0.05),显著低于滤后0 h、1 h、2 h(P<0.05);滤过3 h、4 h、5 h低切、中切、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滤前、滤后0 h、1 h、2 h(P<0.05)。C组、D组、E组、F组滤后悬浮红细胞制品4℃保存1 d后红细胞回收率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B组滤后悬浮红细胞制品4℃保存1 d后红细胞回收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E组、F组滤后悬浮红细胞制品4℃保存1 d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B组、C组(P<0.05),A组、B组、C组滤后悬浮红细胞制品4℃保存1 d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滤白红细胞制品的最佳成份分离时间为全血经过白细胞滤器后期红细胞膜脆性、变形能力、聚集性恢复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