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手)指再造术中或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应对策略及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瑞菊[1] 刘刚义[1] 荣向科[1] 苟军全[1] 刘宗义[1] 石定 宋永斌 张爱勤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手显微外科,陕西宝鸡721006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0年第5期495-4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摘  要:目的总结拇(手)指移植再造术中或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应对策略和方法。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7年12月,术中或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拇(手)指再造共14例,术中5例,术后9例。对术中出现的血管危象,采用血管外膜下静脉滴注罂粟碱或利多卡因针,温热盐水纱布持续湿敷;仔细检查血管吻合口的质量、血管蒂有无隐性断裂或误伤等情况。对术后出现的血管危象,在解除外在诱因的同时,给予积极保守治疗、护理、心理咨询及抚慰。对上述措施无效者,给予尽快手术探查。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术中出现血管危象5例,2例通过血管外膜下静脉滴注罂粟碱或利多卡因针、温热盐水纱布持续湿敷后5~30 min解除危象;2例经术中重新吻合血管后解除危象,1例经上述方法无效,在确保血管吻合质量的情况下,果断结束手术回病房给予常规诊疗,于术后6.0~8.0 h解除危象。术后出现9例,2例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心理抚慰等工作后,于10~60 min解除危象;3例经1次手术探查解除危象,2例经2次、1例经3次探查解除危象;1例经保守治疗及多次手术探查仍无效,最终以失败告终。随访0.5~8.0年,其中,1例因手术失败行残端修整功能差,2例因术后锻炼不够,功能欠佳,其余再造拇(手)指外形、功能均良好,TPD为5~9 mm。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在拇(手)指移植再造中,精细、娴熟的手术操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避免或解除血管危象很重要,但积极的围手术期诊疗、护理、心理抚慰等工作同样不可缺少。

关 键 词:拇(手)指 再造 血管危象 应对策略 显微外科技术 

分 类 号:R658.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