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自由与自我实现之可能——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现代意味与价值回归入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哲萱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长沙410000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曾被弗吉尼亚·沃尔夫称为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孕育于走向现代的历史环境之中,也因此展露出了一些新的特质。通过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抉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对于向现代主义语境过渡过程中发生了一定嬗变的“浮士德难题”进行了探讨——在追寻个体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如何与个人幸福与世俗的社会规制相协调?小说末尾,伊莎贝尔回归婚姻的选择构成了作者对这一难题的尝试性回答。这一回答包含着对于人的肯定和希望,在此基础上同时赋予了个体自由、道德层面上的高尚精神以社会性的内涵,该作品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传统意味和经典性。亨利·詹姆斯给出的回答只代表一种可能性,不同时代对于“浮士德难题”的探索将永不止息。

关 键 词:《一位女士的画像》  浮士德难题” 自由 自我实现 回归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