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斌[1] 苗民[1] 王宁[1] 郭淑静[1] 韩继修 张露露 胡北[1]
机构地区:[1]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238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30期104-106,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行胸腔镜下胸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前采用超声引导下T5横突平面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并置入导管行术后竖脊肌筋膜自控镇痛,Ⅱ组患者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追加按压镇痛泵次数。结果Ⅰ组术后2、6、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均低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28.2±0.6)μg、瑞芬太尼用量(1.8±1.3)mg均少于Ⅱ组的(30.7±0.3)μg、(3.1±1.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苏醒时间(22.0±3.6)min、气管拔管时间(27.2±4.8)min均短于Ⅱ组的(29.1±5.1)、(33.2±6.2)min,Ⅰ组术后追加按压镇痛泵次数(3.3±0.6)次少于Ⅱ组的(11.6±2.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操作简单、定位精准,明显的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剂用量及术毕苏醒平稳,可以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