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敏枝[1] 刘丹[1] 许正先[1] 叶瑞萍 刘述翠 Chen Minzhi;Liu Dan;XU Zhengxian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中国医刊》2020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0253)。
摘 要:目的探讨经产妇和初产妇盆底功能状况的不同及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产后6~8周回院检查的产妇中选择佛山地区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1000例(初产组),经产妇1000例(经产组)。经产组进一步根据是否发生PFD分为两组:从患有PFD的经产妇中随机抽取200例为PFD组,从无PFD的经产妇中随机抽取200例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比较初产组和经产组产妇的盆底功能、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分级,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初产组盆底功能优于经产组,PFD发生率低于经产组(P<0.05)。初产组产妇POP-Q分度法0度比例高于经产组,Ⅱ度比例低于经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产前尿失禁、糖尿病史、便秘史、盆腔手术史、PFD家族史均是PF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盆底功能优于经产妇,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产前尿失禁、糖尿病史、便秘史、盆腔手术史、PFD家族史均可能导致PFD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