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如皋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10期21-22,共2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摘 要: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讲述了法律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教材认为,自夏商至隋唐,古代法律的名称历经了由刑、礼到法、律、令的变化过程。这些名称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变化?对社会治理又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做一些探讨,以备广大师生教与学之用。古代中国法律名称的变化大致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西周时期——礼刑并用,礼主刑辅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