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对结肠癌大鼠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布江[1] 罗远[1] 

机构地区:[1]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315010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第10期1185-1188,I0001,共5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0380370)。

摘  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对大鼠结肠癌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控。方法随机将SD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吉西他滨组及GQD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肼(DMH)皮下注射+2%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诱导结肠癌。GQD灌胃治疗2周,观察大鼠给药期间体质量变化,观察病理情况。以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血浆中脂多糖(LPS);检测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含量。无菌采集结肠内容物,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进一步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细菌指纹图谱,考察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度。结果GQD各组较模型组明显减缓体质量降低,且肠道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GQD各组较模型组降低血清LPS、IL-6、TNF-水平,提高IL-10水平(均P<0.05)。GQD各组可降低结肠内容物中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含量,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P<0.01)。GQD各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1),且高剂量组的调节作用最为明显,趋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GQD能减轻大鼠结肠癌所致的病理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血清LPS、IL-6、IL-10及TNF-炎性指标,提高大鼠肠道微生态多样性,改善大鼠的肠道菌群失调。

关 键 词:结肠癌 葛根芩连汤 肠道微生态 PCR-DGGE LPS 炎性因子 

分 类 号:R333.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735.3[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