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F9、BMP15基因与绒山羊产羔率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F9 and BMP15 genes and the lambing rate of cashmere goats and its mechan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慧慧 李俊 GUO Huiui;LI Jun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太原030032

出  处:《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年第19期41-45,共5页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YCX2018D2YS1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优势课题组自选项目(YYS1717)。

摘  要:绒山羊母羊的繁殖性能是绒山羊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养殖效益,包括养殖成本及绒毛、肉产品的产出量。我国绒山羊产羔数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养羊产业的发展。山羊产羔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力较低,因此需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育种进程,拓宽适用范围。目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是国内外公认的影响绒山羊排卵数和产羔数的两个主效基因。文章综述了这两个基因对绒山羊繁殖性能调控的机制以及可作为分子辅助育种标记的位点,以期为后续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多羔的绒山羊品种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绒山羊 产羔率 生长分化因子9(GDF9)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 分子辅助育种 

分 类 号:Q344.14[生物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