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秋晨 陆继爽 刘恩 陈玲 郭斌 林洋 杨乔乔 刘艳
机构地区:[1]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36 [2]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邳州221300
出 处:《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年第19期95-97,共3页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2019JH1/10200002);2019年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
摘 要:为了探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含丁酸梭菌的替抗素产品对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颉颃作用,试验对活化的丁酸梭菌和魏氏梭菌进行培养,得到密度大于1.0×10^9cfu/mL的菌液。以单独添加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对照组,以添加0.03 g替抗素+1.5×10^9cfu/mL魏氏梭菌、0.03 g替抗素+3.0×10^9cfu/mL魏氏梭菌、1.5×10^9cfu/mL魏氏梭菌+8.3×10^9cfu/mL丁酸梭菌分别为试验1组、2组、3组,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各组魏氏梭菌的活菌数变化情况。以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8.3×10^9cfu/mL丁酸梭菌发酵液及其上清液、0.03 g替抗素、无菌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对魏氏梭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培养24 h后,试验1组、2组、3组中魏氏梭菌的活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2组中的替抗素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7.82%(P<0.05)和96.44%(P<0.05),试验3组中的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达到96.44%(P<0.05);牛津杯法的4种处理方式均未出现抑菌圈。说明丁酸梭菌及替抗素对魏氏梭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混合培养法比牛津杯法更适合评价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丁酸梭菌 替抗素 颉颃作用 魏氏梭菌 混合培养 牛津杯法
分 类 号:S852.6[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4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