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废弃建设用地复垦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吉亚飞 刘泽鑫 

机构地区:[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渭北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21期72-76,共5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科研项目(项目编号:DJNY2019~3)。

摘  要: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的质量水平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废弃建设用地复垦后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针对废弃建设用地复垦种植杨树1a后的土壤,分析了自然生长、施肥加灌溉、灌溉、施肥4种营林管理模式下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差异,同时研究了有机质与其它养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生长模式和仅灌溉模式,施肥后表层0~20cm土壤pH值明显下降,相对于自然生长和施肥模式,灌溉后深层80~100cm土壤pH值明显增加;无灌溉模式下0~6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均小于灌溉模式,60cm以下深层土壤则相反;不同模式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建设用地再开发和污损土地修复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营林管理模式 建设用地 土壤 理化性质 

分 类 号:S714.2[农业科学—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