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宏伟 高桥五郎 HOU Hongwei;Takahashi Goro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新乡453007 [2]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名古屋4700296
出 处:《世界农业》2020年第11期65-72,共8页World Agricul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日本农协合作属性与垄断属性嵌入机制的历史变迁研究(1900-201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9CJJ081);河南省财政专项课题(豫财科〔2017〕188号);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XJ2019001601)。
摘 要:早在日本资本主义起步的明治时期,农业合作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缓解因日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地租改革以及农村商品化推进导致的农民阶层分化而带来的社会动荡。这种组织是作为维持资本主义发展的战略工具建立的,是基于国家战略高度形成的综合性发展组织。鉴于国家意志、干预贯穿于组织内部,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必然密切。由此,组织担负的国家战略任务与国家制定的保护组织的法律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正是基于日本明治时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而形成的早期农业合作组织--产业组合的变迁过程,通过历史资料与数据,分析了产业组合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明治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因日本小农经济分散性与弱势性的客观存在,为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明治政府直接介入与扶持建立产业组合,并通过产业组合的兼业经营保护小农经济的组织化方式,有效缓解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涌来的外部性成本,这种“内部化处置外部性风险”的机制得益于明治政府与产业组合长期存在的“合意空间”而内生性形成的具有行政垄断组织特性的体制,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合作组织承载危机“软着陆”的组织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