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茭白中夏茭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凤丽 解静 马海荣 

机构地区:[1]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313200 [2]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长兴313100 [3]德清县雷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德清313200

出  处:《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21期90-91,94,共3页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栽培模式,本研究在浙北地区开展了双季茭白中夏茭不同栽培模式的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对茭白生产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使茭白生育期提前,其中大棚+地膜栽培模式下茭白较露地栽培模式可提早采收33 d左右。5种栽培模式下茭白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利润差异显著,大棚+地膜、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模式下茭白产量分别较露地栽培模式提高35.2%、32.7%、28.0%和12.8%,产值分别提高111.5%、76.1%、29.1%、16.1%,利润分别提高149.0%、103.1%、41.8%、34.1%。说明设施栽培条件越好,茭白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越高。在生产上,建议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优化栽培模式,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可采用大棚+地膜栽培模式和大棚栽培模式;但考虑到近几年劳动力日益紧张、劳力成本不断增加等突出问题,建议大规模推广应用地膜栽培模式,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支出和生产设施投入,同时又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益。

关 键 词:双季茭白 夏茭 栽培模式 产量 效益 

分 类 号:S645.2[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