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楚楚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20年第30期41-42,共2页Youth Journalist
摘 要:在当下的犯罪报道中,常常出现一种“理解犯罪”的倾向。这些报道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为罪犯的犯罪动机寻找一个“合理化”的解释,例如童年阴影、原生家庭问题、血亲复仇等,这在“吴谢宇弑母案”“白银连环杀人案”“张扣扣案”等案件的犯罪报道中多有体现。事实上,童年阴影、生活不幸,这并不是实施犯罪的理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