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升浩[1]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0年第10期125-127,共3页Sichuan Drama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项目“巴山民歌——滩歌研究”(项目编号:xnyy2016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滩歌"是发轫于大巴山区河道交通的口传型民谣,由船工在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构建、传播和发展而来,其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是由创造者无法摆脱和抛弃的母体文化背景所致。"滩歌"与同地域诞生的"巴渠船工号子"同属流域文化产品,与巴山"背二歌"有着共同地域人文环境。由于"滩歌"留存和分布所依赖的自然空间已经消失,本文仅依凭对"滩歌"文本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审美嬗变的综合分析,对其价值做出史学定位,以期寻找到保护传承地域性口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