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沛容 Li Peiro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四川大学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1期32-36,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川康彝族的民族身份与国民意识研究”(18CMZ005);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民国时期任乃强对康藏地区多民族交往交融的认知与研究及其当代意义”(2020PTJS0906);四川大学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内忧外患的时局促使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内地知识精英与边疆民族的交往互动对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文章尝试运用“知识史”“概念史”等方法,从个人生命史的视角,探讨任乃强如何超越传统的“华夷秩序”观,以边疆民族为“主位”,重新思考边疆民族与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关系,并探索与思考“中华国民之一体”的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