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欢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蔡骏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悬疑小说作家之一。至2020年4月,蔡骏已创作中长篇小说二十多部,系列悬疑小说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并于2018年6月获得首届梁羽生文学奖杰出贡献奖,是公认的华语悬疑小说教父。蔡骏在作品中时常运用"预叙"叙事手法来增强小说悬念。"预叙"是西方叙事学提出的术语,其定义为:"在提及先发生的事件之前叙事一个故事事件,可以说,叙述提前进入了故事的未来。"(1)提前揭示部分故事情节并未削弱作品悬念性,蔡骏反而通过预叙手法为作品设置层层悬念,推进故事情节。不仅如此,蔡骏还深受博尔赫斯影响,成功将预叙手法与环形叙事结构相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并利用预叙的叙事手法推进作品中的人性挖掘,更彻底地揭露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嬗变,使作品具有深厚的社会现实意义。蔡骏始终致力于推动悬疑小说的经典化进程,而他作为当代中国悬疑小说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将从预叙的建构模式和叙事功能两方面,对蔡骏的悬疑小说展开分析,以此探讨预叙叙事功能在悬疑小说中的重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