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救” 到“自我救赎”——对“牧羊女” 形象的两种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昕悦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东方收藏》2020年第11期15-18,共4页Oriental Collection

摘  要:这篇文章缘起于对河北博物院“欧扇千华”展览中几把欧洲折扇所描绘的画面——“牧羊女”的好奇。“牧羊女”形象来源于西方宗教绘画常见的主题——摩西解救叶忒罗的女儿,这些折扇绘制于洛可可风格盛行欧洲之时,扇子画面中牧羊女的表现似乎和传统宗教绘画有显著的差别,一百多年后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曾绘有一系列以《牧羊女》为母题的油画,其中的《牧羊女与羊群》在1864年法国沙龙美展上备受瞩目和赞誉。

关 键 词:文章缘起 自我救赎 牧羊女 折扇 洛可可风格 法国沙龙 现实主义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