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长远 成连江 曾庆东[1] 吕斌[1] 逯景辉[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山东济南250012 [2]沂水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出 处:《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年第11期874-876,880,共4页Journal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0219048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201161)。
摘 要: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部分患者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传统功能性或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为“L”形或较长的低领式切口,会在颈部留有较长的手术瘢痕,给患者造成明显的心理压力,尤其瘢痕体质患者。随着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在保证手术安全、效果的同时又兼顾美容效果。颈侧区有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与结构,镜下淋巴结清扫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与手术风险,但国内外医生也在积极探索不同入路的腔镜下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常见手术入路主要有腔镜辅助小切口、经胸乳(或全乳晕)入路、经口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腔镜手术。各入路方式均有其特点与优势,本文现对不同入路的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手术方式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