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力军[1] 李良[2] 李建华[2] 朱洁琳[3] 宋娟芳[3] 孙菊水[2] Cui Lijun;Li Liang;Li Jianhua;Zhu Jielin;Song Juanfang;Sun Jushui(Psychiatric Center Laboratory,The Thrid People’s Hosptial of Huzhou,Huzhou 313000,Zhejiang,China;Psychiatry Department,The Thrid People’s Hosptial of Huzhou,Huzhou 313000,Zhejiang,China;Clinical Laboratory,The Thrid People’s Hosptial of Huzhou,Huzhou 313000,Zhejiang,China)
机构地区:[1]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0 [2]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浙江湖州313000 [3]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湖州313000
出 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20年第5期636-64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基 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局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2015GY20)。
摘 要: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AS)进行评估,依据MOAS得分≥4分,分为有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组。运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OMT val158met基因位点多态性,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两组COMT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有攻击行为、无攻击行为两组间Met/Met基因型(20%vs 10%)及Met等位基因(35%vs 25%)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OR=1.701,95%CI=1.027~2.396)、住院次数(OR=1.280,95%CI=1.130~1.581)、既往有攻击行为(OR=10.914,95%CI=1.564~76.171)、非自愿住院(OR=2.006,95%CI=1.348~2.765)、PANSS阳性症状分值高(OR=2.588,95%CI=1.303~5.14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无业、有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多、非自愿住院和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318[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