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亚男
机构地区:[1]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出 处:《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年第21期164-165,共2页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摘 要:目的:观察肺结核临床治愈后残留空洞的诊断再评价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肺结核治愈后残留空洞的患者57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以痰培养结核杆菌阴性为治愈标准。所有患者在临床痊愈后给予胸部CT检查,以及痰液细菌培养。结果:57例患者PLB检查后发现肺癌患者2例,占3.51%,真菌感染患者5例,占8.77%。真菌感染患者给予对症抗真菌治疗后,残留的咳嗽、咳血等临床症状均消失。肺结核空洞发病位置可位于肺的上、中、下叶,而2例肺癌均发生在肺下叶。空洞壁厚度上看,超过3mm空洞为厚壁空洞,低于3mm的为薄壁空洞。肺结核空洞以薄壁空洞为主,而2例肺癌均为厚壁空洞。此外,肺癌空洞的壁可见分叶、短毛刺、胸膜凹陷征等表现,而上述表现在肺结核空洞较少发生。结论:肺结核临床治愈后残留空洞进行诊断再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将结核空洞和癌性空洞相鉴别,同时避免合并其他感染的情况被误诊漏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