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年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珂 杨子光 孙军伟 孟丽梅 卫勇强 

机构地区:[1]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第11期66-69,共4页

基  金:国家小麦产业体系(CARS-E-2-36);河南省小麦产业体系(S2010-10-2)。

摘  要:笔者依据2005-2019年黄淮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4年来黄淮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值,分析这14年来黄淮小麦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黄淮旱肥冬性品种在这14年里随着产量的增长,产量三要素构成比例变化较大,增长最多的是公顷穗数(480.0万~634.5万/hm2),其次是千粒重(35.6~44.6 g);黄淮旱薄冬性品种增长最多的是公顷穗数(417.0万~597.0万/hm2),其次是千粒重和穗粒数。

关 键 词:旱地 小麦区试 产量 黄淮冬麦区 

分 类 号:S512.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